华业网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业 硬件设备

全球第9!联想集团第8次荣登Gartner全球供应链25强

by Thomas Chang
2022年6月3日
A A

2022联想 新IT

我们正站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

疫情之下,全球产业链充满了不确定性。从世界各港口的货轮停摆,到席卷西欧的“油气荒”,全球企业正遭受一场关于供应链“危机”的挑战。站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点上,审视当下,摆在企业面前的,是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笃定前行的勇气和方法。 

5月26日,知名数据研究机构Gartner公布了2022年全球供应链Top 25最新排名,联想第8次入选,位居第9,创造了历史上最高排名,比去年提升7位,领先于所有PC品牌,也是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唯一上榜的高科技制造企业。 

作为行业中最权威、业界唯一跨行业评价供应链能力的重要榜单,Gartner全球供应链Top 25已经连续发布了18届。2022年的榜单围绕三个层面进行评选——目标驱动型企业、客户驱动的业务转型和数字化优先的供应链。Gartner给予联想高度评价:“中断加速了联想转型,联想不断改善客户体验,建立起宏大的全球性网络,并一直将供应链韧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联想持续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了更优秀的品质、更短的交付时间和更高的准确性。联想的目标包括在零部件和供应商方面实现更大的通用性。建立高度协作,并利用供应链生态和大数据帮助业务决策。” 这一认可凸显了联想作为目标驱动型组织的领导地位以及其全球供应链的卓越运营,也再次印证了联想全球供应链的实力与价值。 

作为一家有着38年制造业实践的高科技企业,以全球视野审视,联想供应链的价值正在不断被认知。

“全球资源、本地交付”

锤炼供应链韧性

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关于供应链的“韧性”不断被提及。将目光投向Gartner榜单,我们可以看到打造韧性供应链的密码。作为全球PC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的企业,联想有着38年跨越周期的制造实践,自身的全球供应链运营能力卓越,8次入选Gartner全球供应链25强。 

2022年5月26日——联想集团(HKSE:992)(ADR:LNVGY)公布2021/22财年全年(2021年4月-2022年3月)及第四季度业绩:全年营业额近46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大涨700亿人民币;全年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2%。自2014年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和IBM x86服务器并购以来,联想集团首次实现主营业务全线盈利。

纵观整个21/22财年,联想集团面临的挑战不同以往:反复的疫情、加剧的地缘政治冲突以及空前严重的供应短缺。三重挑战在第四财季叠加,让集团的运营遭遇大考。尽管如此,集团在当季还是实现了增长:营业额达到106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第四财季净利润达26亿人民币,连续7个季度同比增幅超过50%。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表示。“凭借清晰的战略和强有力的执行,凭借‘全球资源,本地交付’的独特竞争模式,凭借创新与效率的平衡,我们将保持灵敏,增强韧性,从而更好地把握机遇,掌控风险,兑现可持续增长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的承诺。” 

联想业务遍及180个市场。供应链布局上,在全球,联想拥有35家制造基地,为180个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与全球5000家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涵盖电子设备制造、软件及信息服务、精密电子、生物识别等,下游分销商涵盖批发零售、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各个领域。遍布全球的供应商体系,使联想实现了全球采购、全球制造以及全球物流。不仅如此,联想还在超过2000家核心供应商中与400多家建立了数字化平台,通过数智化赋能,实现协同合作,保障了供应链的全球性与灵活性。 

得益于这种模式。联想可以动态协调全球的供应、生产、销售、服务资源,灵活利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优势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实现“全球资源、本地交付、卓越运营”。

以可视化、智能化

推动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在业务场景日益复杂与商业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企业供应链管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供应链可视化能力差,二是智能化程度不足。 

传统的供应链因为缺少风险预警系统,风险识别基本上通过人工把控,很难满足及时性和全面覆盖的需求。由于市场机会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风险非常高,一旦出现不可预料的不利因素,就可能导致供应断裂、销售下滑,市场出现逆转。这就要求企业全面精准地掌控供应链信息,并通过智能化的分析预警,制定合理决策,作出快速的响应和调整。出于对供应安全重要性的深刻认知,联想早早启动了相关系统的研发。 

2017年,为了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精准度,提升客户交付体验和满意度,联想自主研发了供应链智能控制塔(SCI- Supply Chain Intelligence),该智能控制塔旨在通过构建以数据驱动的智能供应链生态体系,让传统供应链向智能化转型。 

供应链智能控制塔在联想供应链完美地担任了“指挥和决策中心”这一角色。只要进入系统,就能清晰地知道35家自有及合作工厂、2000余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280万家分销商和渠道商,以及服务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的需求和供应情况,即使是针对一颗螺丝钉的库存和需求,供应链智能控制塔都能帮助联想进行调度和决策。       

供应链智能控制塔不仅能管理供应链的运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还能与合作伙伴共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针对缺少订单全流程管理的可视化这一痛点,智能控制塔结合订单自动化解决方案,探索出订单可视化的方法。通过订单系统集成,基于事先制定的规则,自动完成订单,并创建了订单追踪中心和自动化解决方案,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了供应链生态体系内业务运营信息的数字化,并可以实时共享。其涵盖的需求供给管理、订单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制造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和新品导入等端到端的商流、信息流,通过结构化管理方式达成数据的呈现、查询、统计和分析,联想全球的供应链及合作伙伴都能整体可见。    

不仅如此,作为供应链“指挥和决策中心”,供应链智能控制塔可以辅助供应链解决诸多问题。比如对呆滞物料合理处理、精细化管理存货业务流程、设定风险预警指标等。利用数据建模、数据计算、数据分析形成知识积累,供应链智能控制塔实现了管理智能化和服务智能化。通过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充分挖掘数据资产价值,模拟决策分析场景,辅助管理者决策,并从事件和反应中自主学习并矫正。在运营中心、管理中心的基础上,供应链智能控制塔还是智能决策中心。   

与传统的供应链相比,联想供应链实现了端到端的全价值链覆盖,透明的数据使决策时间缩短了50%-60%;工作流程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10%-20%;订单交货及时率提升了5%,制造和物流成本降低了20%,库存控制保持了行业领先水平。    

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决策正在成为供应链决策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数据挖掘分析、运筹优化技术的结合,正孕育出智能化的决策技术,为供应链决策提供了新的方法与工具。 

在重点技术领域,联想也打造了一系列核心技术成果。以智能生产排程方案为例,在大规模制造业中,生产规划时需要考虑数十种复杂因素(如设备的能力、物料的配比、生产工序与方法、订单的交付方式、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对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的影响。传统的人工排程在耗时长,计划员每天需花费6个小时完成排程。排程结果只能考虑单目标任务,无法兼顾产量、交期达成率、生产成本等多个目标。此外,严重依赖人工经验。 

联想智能生产排程方案基于实时的运筹优化技术,多阶段联合求解技术,可配置的多目标优化平台,可解释决策模型以及适应模型进化等技术,突破了传统的高级计划和排程系统(APS)仅基于业务规则进行简单僵化的自动化处理的局限,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工智能综合决策,释放了大量潜在产能,实现了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可大幅缩短生产计划的制定时间,并有效解决制造业生产计划效率低、无法兼顾多个目标等问题,助力企业实现更高效、优质的生产计划决策。 

该方案目前已在联想全球最大的PC制造基地——联宝科技部署落地。联宝科技拥有全球PC制造业最大的单体厂房和数十条生产线,年订单数超过69万笔,涉及500余种PC产品和超过30万个成品物料料号。该方案在联宝部署后,制定生产计划的时间从传统的6小时大幅缩减到1.5分钟,产量提升19%,处理订单数提升24%,交期满足率提升3.5倍。即便是经验不足的计划员,在智能生产排程方案的辅助下,也可以快速上手,保证排程质量。 

对联想来说,以智能化、可视化推动供应链抗风险能力,是打造卓越供应链的重要手段。

建立“零碳”供应链

在挑战中寻找机遇

有挑战,也有机遇。 

在全球供应链“危机”的背景下,推动打造“零碳”供应链,是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的一大利器,也是最具有潜力的领域。

作为国内最早践行ESG实践的企业,联想已连续15年发布ESG报告。早在2011年,联想就率先实现了自身生产运营范围1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也是国内首批完成设立科学碳目标的科技制造企业。目前低碳发展理念已经融入了联想的全价值链。一方面,联想通过打造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使用清洁能源、回收利用电子废弃物来推动循环经济、推动节能环保和绿色技术创新,同时我们还带动供应链科学减排,从而走出了一条具有联想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另一方面,我们还积极通过“内生外化”,赋能各行各业去实现低碳发展。联想也将对现有绿色供应链体系进行升级,通过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设定,携手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实现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绿色、智能、可复制的“碳中和供应链”样板。到2030年,实现公司运营性直接及间接碳排放减少50%、部分价值链的碳排放强度降低25%,联想的长期愿景是在2050年底之前实现净零排放。目前联想正在与“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合作,设立更细化的目标,并确认路线图。 

过去十多年,联想开展了低碳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提升产业链智能化整合能力,形成多能互补的低碳科技和领先战略。联想低碳战略由“降碳协同增效”理念驱动,从绿色制造、绿色解决方案、绿色低碳技术、零碳园区的落地,到产品能源效率提升、供应链物流排放的实施,再到回收和再利用,构建起一个一体化的绿色产业生态,牵引自身绿色升级同时,也开启了赋能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在数字变革趋势下,联想全球供应链是联想集团智能化变革的先锋,不仅关乎公司业务发展,更关乎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服务全球客户。供应链在运用智能化手段提升运作效率,敏捷度和智能决策上成效显著。 

质量,一直被视作联想集团的生命线,联想也在不断致力于以科技赋能质量管理。质量在提供卓越的客户体验、驱动业务发展以及提升品牌声誉上,皆发挥着重要作用。联想在数字化转型上投入了巨资,并且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在零碳生产方面,联想正在天津加紧建设零碳工厂,从源头推动零碳发展,打造零碳工厂标杆样板。联想的技术团队在设计阶段就开始充分评估,从功能型、建筑型、能效型三方面分析各种零碳举措和设计参数,确定了天津零碳园区五位一体评估框架,并运用新能源、先进的碳减排工艺、绿色制造技术,优化建设运营方案,力争打造ICT行业首个“零碳工厂”。同时,联想通过采用清洁能源、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应用、智能化转型等方式来推动现有生产制造端的碳中和。在合肥联宝工厂,联想自主研发的先进的生产调度系统LAPS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线闲置等方式,每年减少2000多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在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方面,联想通过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和工艺应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与能耗,如通过低温锡膏制造工艺实现碳减排35%,每年减少6000吨碳排放。 

当自身运营达成零排放以后,联想目光转向了整个行业,之前积累的经验和标准,溢出至一级、二级合作伙伴以及供应链上下游,由点带面一起减碳,同时搭建起绿色供应链体系,提供供应、生产、物流、回收、包装五个绿色管理维度方案,以及绿色数据平台建设,引导和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实现低碳转型。 

目前,联想“零碳”解决方案已经在汽车制造、石油石化、能源电力、电子制造等行业落地,赋能国内300多家领军工业企业。例如,联想为大型钢铁行业企业打造了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和能源管控平台,做到了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并通过使用联想高性能、高可靠服务器,为庞大的数据流处理提供强大算力支持,在实现零碳转型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如今,该企业每年可减少约13.3至13.6万吨碳排放,实现了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联想始终坚持产品绿色创新,把绿色设计贯穿到产品全生命周期当中,不断革新绿色工艺,推广低碳技术成果,打造绿色供应链,走出了具有联想特色的绿色制造之路。 

未来,联想也将继续打造韧性、敏捷、协同的绿色新生态,提升端到端供应链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力争为中国打造一个更具参考和借鉴意义的全球供应链样板!

Tags: 企业活动

其他资讯

硬件设备

莱迪思迁址上海新办公室,以支持在华业务持续增长‌

2025年7月16日
硬件设备

vivo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

2025年6月8日
硬件设备

英特尔携手香港大学“菁英聚·港大”,推动中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

2025年6月6日
硬件设备

青绿为笺,步履成诗,安富利的ESG答卷

2025年6月6日
硬件设备

英特尔首秀上海车展:以“芯”赋能,携手合作伙伴推动全车智能化

2025年4月24日
硬件设备

从市场领先到用户首选:联想商用平板赢得政企市场双第一

2025年4月22日
<简体> <繁體>

Uber携手微信上线官方小程序,方便中国游客境外出行

2025年7月22日

...

Manitowoc万利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挂牌

2025年7月5日

...

默克宣布投资约七千万欧元扩建其在华试剂生产

2025年6月30日

...

凯德集团(中国)与阿里云签署合作备忘录 开启线上线下全业务生态合作新阶段

2025年7月18日

...

恩智浦与吉利汽车研究院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创汽车智能化未来

2025年7月5日

...

未来20年全球将需要近240万新的民航专业人员

2025年7月24日

...

立邦中国入选“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榜单

2025年7月3日

...

丹纳赫出席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赋能北方生物医药创新加速发展

2025年7月10日

...

vivo荣登ITU全球峰会领奖台,无障碍实践获国际权威认证

2025年7月10日

...

固特异亚太区总裁黄锦松先生访谈

2025年7月25日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于促进全球跨国公司、机构在华贸易、投资与业务发展;促进大中华区业务交流与合作;关注最新企业动态和行业趋势;分享经营与管理经验;传播卓越理念,为各方在华取得商业成功,促进可持续发展、友好交流贡献力量。

联 系 我 们 | CONTACT US

商务合作联系: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体资讯联系: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资源联系:  hr#apac-business.com

* (替换# 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