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雷先生(Karl Wu)擔任漢威士集團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管理集團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地區。他擁有 30 余年市場管理與廣告從業經驗,親歷行業發展與變遷,加入漢威士前曾任國內外知名品牌及傳播集團高管。
伍雷兼具東西方市場與文化視野,助力大中華及亞太地區廣告業發展,並成就不凡業績。伍雷憑藉其卓著的領導力突破行業邊界,為中國商界樹立了光輝榜樣。在華業獎 [2024-2025 Greater China Business Awards] 評選中,他從數百位商業精英中脫穎而出,榮膺“大中華區傑出管理者” 獎項,這既是對其領導力的肯定,也彰顯漢威士中國團隊在業界的標杆地位。在近期的一場訪談中,伍雷分享了他對行業的洞察與 30 年職業生涯的感悟。
華業網: 您認為當下企業和品牌在市場競爭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伍雷:當前,企業和品牌面臨的最大挑戰無疑是快速變化的客戶需求和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與日俱增的生意壓力。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和個性化,他們期望品牌能夠提供更加精準、個性化且具有性價比的服務和產品。同時,技術的不斷進步,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社交媒體的興起,要求企業必須具備快速適應和創新的能力,同時平衡好品牌塑造與銷售轉化,以達成企業長期健康的發展。
華業網:隨着客戶需求的動態變化與技術的發展,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行業新趨勢?
伍雷:我認為有幾個趨勢值得關註:首先是數字化轉型,企業需加速進程,借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精準營銷以提升客戶體驗,精準數字化不僅幫企業降本,更能貼合用戶需求傳遞信息,避免騷擾。
可持續發展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消費者愈發關注企業社會責任,品牌需在環保、公益等領域發力,將可持續理念貫穿品牌建設與營銷,兼顧商業目標與社會責任。
另外,全渠道整合同樣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趨勢。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營銷模式已經成為主流,品牌需要在各個觸點上提供一致的用戶體驗。
內容營銷是廣告行業的 “永恆趨勢”,雖然客戶需求與技術在變,但行業核心邏輯並未改變。高質量的內容營銷成為品牌與消費者建立深度連接的關鍵,通過故事化的內容傳遞品牌價值。
華業網:漢威士旗下有眾多業務部門以及區域分支,能否簡單介紹一下旗下各個網絡的業務模式,以及大中華區的團隊?
伍雷:漢威士是一個擁有接近 200 年歷史的全球性綜合傳播集團,我們大中華區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香港和台北設有六個主要辦公室,擁有超過 1000 名專業人才,業務覆蓋創意、媒體、醫療傳播、數字營銷和事件行銷等多個領域。
作為漢威士集團的創意核心,Havas Creative(漢威士創意網絡)不僅為本土多個行業頭部品牌長期提供服務,更憑藉對本土市場和消費者的深刻洞察,成為品牌和生意的有力夥伴。這種能力同樣也為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增長提供強大支持。
我們旗下的 Havas Media(漢威士媒體網絡) 通過專門的數據營銷部門CSA和涵蓋娛樂、體育、內容營銷的Havas Play,不僅優化了傳統媒體服務,更強化了數據驅動和故事講述的能力。為客戶提供精準有效的媒體策劃和購買服務。
我們的專業醫學傳播廠牌Havas Health(漢威士健康網絡)是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服務領域最齊全的醫療傳播機構之一。我們擁有國內最優秀的醫療和大健康服務專家,為醫藥企業及通用大健康領域提供專業的營銷解決方案。Havas Health China在過去的挑戰環境下,仍保持業務量與團隊規模雙增長。
此外,我們還有一個特別優秀的業務單元Havas Events(漢威士事件行銷):專註於高端生活方式品牌的線下體驗式營銷,Havas Events通過大型品牌活動策劃,創新與執行,幫助品牌與高端客戶人群建立深度溝通。
還值得一提的是,漢威士中國於去年底成立了大灣區事業部(Havas China GBA),作為我們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戰略布局。該區域是國家重點發展板塊,涵蓋廣東九市及港澳兩地,旨在建設世界級經濟灣區。大灣區人口超過8600萬,GDP約2萬億美元,約佔全國經濟總量的11%,不僅是全國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增速也持續領先。大灣區事業部的成立將為區域經濟與品牌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華業網:比起其他同行,漢威士最獨特的優勢是什麼?
伍雷:漢威士集團的核心優勢在於融合全球視野與本地洞察。我們不僅憑藉國際化資源與經驗,為客戶提供符合全球標準的前瞻策略,更深耕大中華市場,精準把握本地消費者需求,提供高度定製化的解決方案。在傳承4A卓越品牌敘事能力的基礎上,我們加速整合科技、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通過我們集團的“Converged.AI”戰略將創意與技術無縫結合,為品牌提供全方位賦能,助力其在競爭中持續領先。
此外,我們的“Make a Meaningful Difference (創造非凡意義大不同)”理念,不僅致力於為客戶創造價值,也體現在對員工與社會的貢獻中。這一理念貫穿於所有項目與決策,推動我們在追求商業成功的同時,持續創造積極的社會影響。
華業網:您覺得企業和客戶對於傳媒行業最大的誤解是什麼?究竟廣告人是否能化腐朽為神奇,還是更多在依託企業本身的產品內核與市場基礎進行價值放大?
伍雷:企業與客戶對傳媒業最大的誤解,往往在於認為廣告能單方面“創造奇蹟”。誠然廣告和營銷確實能夠為品牌帶來巨大的價值,但這種價值的放大是建立在企業本身的產品和服務優勢基礎之上的。
營銷的關鍵不止於執行,更在於對消費趨勢的預判,就好比優秀的足球運動員能提前判斷落點而非只追着球跑。在這個過程中,廣告人的角色是“價值的放大者”,通過策略與創意,更高效地傳遞產品或服務優勢與品牌價值。我們願陪伴不同階段的品牌企業共同打磨產品、助力企業成長,實現雙向奔赴與可持續的成功。
華業網:從中國的消費市場來看,跨國品牌依舊具有較大的品牌溢價,但光環似乎逐漸褪去。中國本土國貨品牌蓬勃增長,但國際影響力和品牌溢價似乎不足。從您的角度來看,能否分別給國際品牌和中國品牌怎樣的支持和幫助?
伍雷: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表現各異,其成敗往往取決於本土化程度及對本地消費者心理與價值期待的捕捉。在中國日益激烈、“內卷”加劇的市場環境中,國際品牌必須超越傳統的“國際化”形象,開展深度本土化,學會用“中國語境”講好品牌故事,這一點至關重要。
中國很多的品牌在產品質量與企業運營方面已取得長足進步,達到甚至已超越國際水準。國際影響力和溢價能力的不足更多集中於品牌層面。高溢價品牌的核心在於提供功能之外的情感與心理價值。中國品牌若要在全球市場建立競爭力,必須深入本地化,以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
藉助 Havas 這類具有全球視野的專業機構,通過持續品牌建設,提升國際影響力與溢價能力將是水到渠成的結果。我們新成立了大灣區事業部(Havas China GBA)正是依託這樣的政策優勢及外部環境的發展需求,精準地服務本土及國際品牌,助力其實現雙向增長。
華業網:您已經在這個行業30年了,可以說是見證了行業的發展變遷,以及無數公司和品牌的興衰沉浮。能否分享一下您這麼多年的觀察和感悟?
伍雷:我談幾點體會。這麼多年來,我們見證了行業的變遷與無數品牌的興衰。有很多企業基業長青,也有的只是曇花一現。從廣告行業視角看,過度依賴短期爆紅、營銷轟炸或點子大師,雖可能會火爆一時,但是不可持續。
在快速變化的環境和需求中,快速適應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在變革中處於領先和引領位置,才能保持我們的競爭力,成為對品牌客戶有幫助的顧問和夥伴。因此,我的第一點感悟是:堅持長期主義,快速適應並引領變革。
其次,我始終認為我們身處一個“美麗行業”。我們可能會花費很多時間去修一張圖、講一個故事,都在傳遞品牌與產品背後的美好生活願景。這不僅要求情商、智商,更需“美商”,沒有審美,就無法真正傳遞美。美,不僅是視覺層面,更代表卓越品質與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所以,我的第二點感悟是:保持初心,堅持對“美”的追求。
最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感悟:那就是企業不僅要追求商業成功,還要承擔社會責任。通過“Make a Meaningful Difference”理念,我們致力於為客戶、員工和社會創造積極的影響。我們相信,只有在追求商業成功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企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華業網:作為在行業里積累了豐富經驗的資深人士,有什麼特別難忘的事情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
伍雷:有很多很多……我就分享一件近幾年讓我印象最深的事情。兩年多前,我們和上海一所大學裡專門培養廣告專業聾啞人的班級合作,招聘了幾位同學來我們公司創意部門工作。在面試的環節,我們要求公司所有的面試官學習基礎手語。一般面試都是被面試者去適應面試者的要求,而這次我們完全反過來。這是一次從來不曾經歷過的面試,這不僅僅是我們對這個特殊群體的誠心理解和尊重,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和使用手語讓我們暫時進入他們的世界,設身處地感知他們要把豐富的心理情感和工作能力表達出來的迫切和不易。
“設身處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很困難。而我們廣告行業恰恰就是特別需要“設身處地”的能力和實踐,充分理解客戶、理解消費者,用最準確最美最打動人心的方式將信息有效溝通。所以,這場面試也是我們的開悟和自省,於我而言很特別、很有啟發。
華業網:30年前您作為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如果能有一位長者為您指引,您最希望獲得怎樣的建議?
伍雷:我希望他給我的建議是:“帶着夢想入睡,帶着希望醒來”。
我們每個人都曾年輕、迷茫,剛學校畢業時拚命找一份工作,卻可能發現環境不合、機遇未到,甚至懷疑這根本不是自己想走的路。這是非常正常的,大部分人也經歷過這些,但多年後我明白:職場技能可以學習,經驗可以積累,唯有夢想與希望,才是真正陪伴我們一生的力量。
所以這句話與其說是寫給當年的自己,時刻提醒自己莫忘來路,我更願意把它傳遞給所有正處在迷茫中的年輕人,願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