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下,全球科技創新呈現競合態勢,上海作為國際經濟、貿易、航運中心,是鏈接全球的“黃金港口”,同時正肩負建構“世界級產業集群”的時代使命,承擔中國科技“創新策源地”的重任。在生物醫藥領域,憑藉產業鏈條齊備、創新資源富集、綜合配套完整等一系列優勢,正撬動新一輪全球產業升級,有望建成世界級生物醫藥“新硅谷”。
近日,2022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拉開帷幕。諾貝爾獎得主托馬斯·蘇德霍夫、國際藥學聯合會(FIP)主席多米尼克·喬丹、中國科學院院士樊嘉、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中國科學院院士蔣華良、中國科學院院士董晨、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聯影集團董事長薛敏等各界精英雲集,圍繞百川奔流產業創新活力、積厚成勢的產業高地風貌、前景廣闊的產業發展等方向,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創新高地建言獻策,同心勾勒出生物醫藥產業未來3-5年的發展布局。
會上,聯影集團董事長薛敏作為大會唯一國產高端醫療裝備產業界代表,發表主題演講並提出三項行業預言,呼籲產學研醫協同發力,推動中國生物醫藥戰略產業創新無界、鏈接世界。
以更高水平參與全球創新
“二十大報告中有幾個關鍵詞值得我們關註:科技創新、開放合作、生命健康。生物醫藥產業正位於‘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生命健康’三大戰略發展方向的交叉領域,更應肩負起全球創新的歷史使命。”作為國內高端醫療裝備行業龍頭企業,聯影集團董事長薛敏在演講中表示:“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的舉辦,不僅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上海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戰略決心,也感受到了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的時代加速度。產業自身的特殊戰略屬性,呼籲我們去參與到和全球創新力量的交流碰撞中去,在全球競合關係中推動產業升級,通過全球協作共同應對生命健康領域的挑戰。”
聯影集團作為中國醫療科技力量的一份子,多年來也積極投身國際競爭與合作。“我們在競爭中帶動產業升級,在合作中應對醫療行業挑戰,共同推動產業生態繁榮。”
推動建設穩固的“創新鏈、產業鏈、生態鏈”
參與全球創新離不開成熟穩固的產業生態鏈支撐。過去十多年裡,我國的生物醫藥產業從大到強,從量到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新鏈、產業鏈、生態鏈日漸成熟,成為中國醫療科技力量參與、引領全球創新浪潮的重要支撐。
這一過程中培育出一批產業龍頭鏈主和上游“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他們的共同牽引下,產品形態不斷豐富、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工藝能力穩步提高、產學研醫緊密融合……推動中國智造飛速崛起。
融合新興技術,多學科交叉創新,拓展醫療新場景
“面向未來,圍繞生物醫藥產業‘強醫學’、‘強科技’、‘強戰略’的三大屬性,以創新鏈接全球,產業必將迎來黃金窗口期。“薛敏表示。
“我們相信:通過超越單體發展模式的產學研醫融合創新、超越單一垂直領域的多學科交叉創新、超越單純技術形態的未來場景化探索創新,我們能夠全方位、多維度地為產業大繁榮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
他介紹說,醫療元宇宙將成為現實。通過技術賦能,圍繞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全生命周期,將出現更智能的健康管理場景。例如通過各種小型的可穿戴設備,實時監測健康狀況並提供預警和解決方案,患者可以接受線上遠程診斷,人工智能成為精準診斷的“得力助手”,診斷之後,基於數字孿生人體,醫生掌握詳細的患者數據,做出更合適準確的手術規劃,讓機器人參與到手術治療和術後康復之中,術後也可以接受更長距離的遠程監護和更長期的慢病管理。
薛敏表示:“伴隨着產業加速發展,市場加速擴容、技術加速演進,以及一批創新型、敏捷型企業的加速湧現,這些因素將共同形成合力,不斷增進人類福祉,最終創造健康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