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扛住了太空、冰雪考驗的產品,工作站並不像普通筆記本那麼日常。它的畫風一直非常“掃地僧”,默默無聞不咋出圈但是內功深厚,承擔的都是諸如3D特效、建築設計、科學計算之類的精英任務。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聊它——價值不菲的移動圖形工作站。
這樣一種筆記本,配置得強悍毋庸置疑,處理器、顯卡、屏幕、內存容量統統要拉滿;但這要應付高難度的工作,這還不夠!
要扛住跑工地、走甲方的奔波忙碌,它得保證“塔防堅固”、輸出穩定;而熟悉本欄目的老粉們應該知道極果君有一項傳統藝能,那就是虐機。在產品的生存底線上反覆橫跳是本節目的核心。
用它作為工作站的考驗,正合適。說干就干,瞄好早就想去的冰庫和雪場,準備好一台聯想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
1
MISSION 1
暴力戰錘破冰取本
-18℃的冷庫中,呵氣成冰,寒意刺骨,藏着我們對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的第一重試煉。
這一輪,“折磨”手段很簡單,先冰封、再“開箱”:
低溫,目標在於內傷,它會加速工作站內部塑料、橡膠、液晶和散熱硅脂等零件的老化和疲勞;
而“開箱”,目標則是外傷,直接通過鐵鎚、電鋸、鑿子等不同工具擊打目標,利用震動的物理傷害催化工作站的內傷。
為了把這台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凍起來,我們提前120多個小時就開始製作冰體。
能看到這塊約24寸行李箱大小的冰磚中心,就是我們里里外外都凍透了的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冰凍完的下一步就是利用工具破冰、取出這台工作站。
最開始,我們想的是,直接用“雷神之錘”來個致命一擊,結果發現,雖然砸得驚心動魄、粉末四濺,卻只砸開了一道貫穿冰體的裂縫,並不能解救出其中的工作站。
為了加快進度,我們又加碼調用了電鋸、鑿子,直來直往的電鋸負責切線開路,傷害範圍更小的鑿子負責見縫插針、擴大裂縫,終於成功取出了工作站。
令人意外的是,接二連三的花樣打擊,幾乎沒有給和冰體牢牢綁定在一起的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的外殼留下一點傷痕,內屏也安然無恙。
不過,排除了外傷,不代表它就過關了,系統還能不能正常運轉、屏幕還能不能正常顯示等等還是未知數。
所以接下來還得在-18℃的環境中喚醒這台機器,驗驗內傷。
可以看到,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成功地完成了開機任務。
是不是覺得,這有點簡單了?非也非也,其實在嚴寒環境中正常開機,這對工作站來說,是一道“超綱題”。因為它們的建議使用溫度,一般都在0℃以上,所以即使沒有受到震動衝擊,某些產品也不一定開得了機。
第一輪,戰錘破冰暴力試煉,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算是成功通關!
2
MISSION 2
雪地越野極限拖拽
第二關,我們來到了滑雪場!
雪場上,陡坡、緩坡兼具,搞極限拖拽,地形很對路。
這一次,我們為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選取的載具是一台和小型SUV差不多大小的雪地越野車,敞篷、無減震,開起來風聲呼嘯、帥氣拉風。
用鋼條將工作站和掛在越野車尾部的長繩牢牢固定到一起,然後開始我們的雪地撒歡漂移。
先跑起來,讓散熱開孔面積較大的D面直接親密接觸積雪,讓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跟隨汽車一起蹦起來、跌下去,反覆摩擦、撞擊地面。
但這還不夠,工作站並沒有什麼四分五裂的跡象,所以為了增加難度、徹底干碎它,我們決定加速轉彎、開始漂移,給它來一場連環360°旋轉式背摔。
能看到,我們的越野車在過彎時都在上下顛簸,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直接飛到了快1米的高度,兩個邊角接連撞地,然後又被彈起、跌落。
到這一步,我們的雪地越野車停了下來,不過不代表就要放過它了,而是要直接開車碾過這台工作站。用750斤的重量,來一次極限碾壓版ending!
這一波,越野拖拽傷害的範圍還是相當大的。
散熱孔眾多的背面,一直面臨著進雪水和磨損的風險;側面和邊角,一次又一次直懟堅硬的雪場地面,碎屏、散架風險極高。
但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成功抗住了,雖然從內到外滿是雪花和融化的雪水,側面的散熱孔也被雪堵住了,機身幾乎沒有什麼明顯的磨損,而且完全可以正常開機、運行軟件。
第二輪,雪地越野死亡碰撞,過關認證!
3
MISSION 3
單板踩踏連環跳躍
最後一輪,難度繼續升級,我們請出了雪板!準備讓實驗員cos一把“蘇翊鳴”,踩着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旋轉跳躍。
首先,我們把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固定到雪板中間,保證它能在受力的C位上,承擔一個成年男性的重量和落地時的強力衝擊。
這一輪的試煉難度,主要是加在了傷害值上,整個滑雪過程中,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一直都在抗壓,這和前兩輪間歇性的傷害,還是有些區別的,它對於機身的內外部的堅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裝好特製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版雪板後,實驗員熟練地給我們來了一場表演,靈活地跳躍越障,從陡坡飛速滑下,重心在左、右兩側來回切換。
看得激動的同時,不免擔心起了這台飽經摧殘的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的最後命運。已經挺過了兩輪,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在最後關頭,到底能不能成功?
畢竟它是固定在雪板上,一直在和雪親密接觸的,持續受到擠壓的同時,還存在着相當大的進水風險。
因此實驗員一停下來,我們就沖了過去,開始拆卸雪板。
拆開之後,可以看到工作站的A面完好無損,只有一些水漬、沒有造成凹陷;驗完外傷,再看內傷,直接開機播放視頻,畫面顯示同樣正常。
這一波衝擊之後,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還能夠迅速運行、正常使用,極果君不禁為它豎起了大拇指。
第三輪,置身雪板碰撞承壓,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再次通關!
4
塔圖級移動工作站
是如何煉成的
經過連續三波考核重點不同的試煉,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依舊能夠穩定運行,表現堪稱硬核。
而這個水平的表現,對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來說,並不是超常發揮,而是“家常便飯”。
經過了包括低溫、高溫、濕度、灰塵、震動、機械衝擊、高海拔、嚴苛溫度、太陽輻射、真菌防爆燃、海運顛簸等在內的12項業界最嚴苛的MIL-STD-810G軍標對照測試的ThinkPad 移動圖形工作站,能夠穩穩地hold住各種嚴酷的環境流暢運行。
堅固的“塔防”之外,要保證使用體驗,我們還是得說回到配置上。
這台工作站在這個方面,堪稱奢侈,最高可選英特爾至強處理器、NVIDIA Quadro RTX5000專業級的圖形顯卡、4K屏幕、配合isv專業軟件認證,可以保證自如應對Autodesk 3ds Max、Autodesk Revit、BIM等專業軟件的使用需求,完成設計師設計、渲染複雜模型的任務。
機身的可擴展性也相當不錯,配備了4個內存插槽,運行內存最高可以擴展到128GB,注意,現在的很多筆記本標配運行內存都只有16GB;機身存儲最高可以支持4TB PCle NVMe M.2固態硬盤,這可不是普通的4TB固態硬盤,支持NVMe協議的M.2接口的固態硬盤,傳輸的延時和功耗會比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更低、傳輸速率則更高;採用PCle總線的固態硬盤傳輸速率能超過1000MB/s,讓工作站可以更快地安裝、讀取文件。
接口方面,ThinkPad的本子肯定是不用擔心的,機身共有12個接口,各種接口的U盤、硬盤和內存卡都能直接讀取,數據拷貝、投影顯示和對外供電都能輕鬆搞定。
總的來說,ThinkPad這台17.3英寸的移動圖形工作站,性能與防護力都堪稱數二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