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業網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業 信息技術

IBM李紅焰: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下打造可持續發展企業

by Thomas Chang
2023年6月27日
A A

北京 — 不久前,IBM大中華區科技事業部 數據、人工智能及自動化總經理李紅焰在中國數字化企業網(e-works)發表著名文章:《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下打造可持續發展企業》,經e-works授權,現轉載該文如下:

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下打造可持續發展企業

作者:IBM大中華區科技事業部 數據、人工智能及自動化總經理 李紅焰

狄更斯曾說過:”這是一個糟糕的時代,也是一個美好的時代。”在後疫情時代,”未知”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多方因素正在顛覆和影響企業的使命和運行,跨界融合讓企業的競爭對手變得更難以琢磨。但同時,我們能察覺到,變化、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已經成為商業創新、轉型和謀求新方式發展的機會。我們對於日常生活、工作與未來的看法,相比之前產生了較大的改變。

在我們目前對於未來的看法之中,可持續發展成為了重要的新觀念之一。可持續性指的是”平衡”與”協同”各要素之間的關係,它是一個非常複雜、有時又很模糊的概念,其含義可能因人而異。對於一些人來說,可持續性發展是環境目標。我們建議管理者從社會、經濟和政治角度更廣泛地看待這個概念,梳理各個要素之間的關係,促進行動的協同。例如,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包括關於氣候變化、環境退化、貧窮、不平等、和平和正義等方面的目標。

經歷三、四十年高速發展,中國已開始關注可持續發展,關注綠色。中國用較短的時間,與世界接軌,同時我們能直觀體會到,我們正在以數字化技術構建起”中國速度”,在某些領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數字化技術的應用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技力量,我以非洲的咖啡產業為例,大家可能了解貿易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採購的能力是咖啡產業成功的關鍵,但我們可能不知道的是,複雜的咖啡豆認證機制需要確保所有的咖啡豆產品通過認證,也成為了產業鏈的挑戰。同時,從業務中獲得的收益通常很少給咖啡產業源頭(種植業)帶回價值。我們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在整個供應鏈中提供可信數據,提供一個移動應用程序,讓消費者可以在其中掃描產品代碼以讀取有關生產者和產品的信息。”給農民小費”功能使消費者可以直接將經濟利益發送到源頭(種植農民),而無需被供應鏈徵稅。通過雙向許可信息共享平台,在最細的數據粒度上,我們使用數字化技術將咖啡豆從來源(種植農民)到消費的所有參與者都連接起來,讓消費者對品牌的公平貿易慣例和可持續性倡議建立信任,並賦予當地農民相應的利益和權力,使他們發展新的微觀經濟,咖啡豆的源頭社區(農民、農場)獲得了急需的資本來幫助維持其業務。

作為管理者,我們大多數時間都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應當如何讓企業也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從而立於不敗之地?IBM經過研究調查認為,積極探索陌生的領域,另闢蹊徑、利用新技術來創造和把握先機,是助力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藥方”。讓企業處於不敗之地的前提是決策者需要不斷思考下一步如何決策、下一個增長點在何處這些關鍵問題。我認為,數字化技術能幫助決策者更好地思考未來計劃,並為實施科學有效的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持。IBM認為,加速推動可持續轉型的五個步驟為:(1) 將可持續發展視為商機;(2)充分發掘數據和數字技術的潛力;(3)在結構和流程中融入可持續發展;(4)激活整個組織來推動可持續發展;(5)與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和供應商開展合作,共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可持續發展對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把挑戰轉換成競爭優勢, 提升供應鏈和業務運營的彈性。

此外,在科技賦能之下,可持續發展將進一步為企業注入新動力。科技賦能有兩種模式,一是完成企業原有的任務和業務;二是針對新業務、新收入與新增長點,科技賦能運營創新,以解決傳統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

以某大型車企為例,企業迫切需要新的全面預算管理平台來支撐企業的精細化管理需求,且能夠快速適應企業管理的變化。企業現有的系統不靈活,無法快速適應管理需求的變化,且不支持實時測算能力;系統性能不佳,無法支撐業務更為精細化管理;流程審批無法跟OA很好集成,與Excel集成度較低。

此車企基於IBM Planning Analytics 構建了全面預算系統,以單一平台滿足企業戰略、財務、運營層面的計劃、預算、預測、合併、分析、測算等各種績效管理需求,可快速適應業務的各種變化;基於內存技術的高效實時計算引擎,支持精細化管理的性能要求;提升Excel集成度,提供面向財務和業務人員的自助分析能力。以財務預算為基礎,企業建立了覆蓋集團、工廠、各部門的預算管理系統、多維度的業財融合的預算分析能力,以及關鍵指標監控與自動化分析體系,提升了分析能力來增強預算過程的管控和糾偏,確保經營目標的落實。

廣東肯富來泵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專業制泵企業。企業目前主要的痛點包括排產計劃難、訂單工單變更頻繁、大量積壓庫存等。他們利用 IBM車庫創新方法,首先把最小可行性方案(MVP)確定在構建訂單工單可視化平台這個項目上,提供風險預測、歸因與管理能力,可實現在線評估訂單生命周期,優化庫存、提供排產計劃決策,並能共享訂單狀態,為企業降低溝通成本。應用MVP訂單工單可視化平台讓肯富實現了訂單逾期風險降低30%、訂單處理效率提升6倍、訂單流程縮短20%、訂單及時交付率提高20%等增效。此外,平台為肯富釋放2人/天工作量,訂單狀態獲取耗時從20分鐘/筆降低到1分鐘/筆,訂單狀態的準確性提升,並提升30%的銷售業績,預計可為企業降低庫存約30%, 可降低價值1800萬元的庫存。

接下來,肯富來還應用了廣東葆德科技有限公司的星雲商智慧行會平台,使得肯富來可以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找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突破點。數字化平台供應商如何成功?成熟的技術固然是硬實力,但我認為,最關鍵的是廠商要懂企業的業務要求,要知道企業的業務內有怎樣的”門道”。

企業利用科技賦能可持續發展,也體現在自身能獲得新的增長點上。IBM認為,以科技賦能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是演進式創新,這個方法又是”IBM車庫創新方法論”中的核心理念。”IBM車庫創新方法論”,以實現造車夢想為例,可以先試着造一個滑板,再生產出自行車,隨後生產摩托車,最後製造出汽車。這個方法論指的是不需要從一開始就制定太大的目標,而是我們管理者能在每一階段都解決一部分問題,以此循序漸進的方式實現最終目標。在我看來,演進式創新體現的是管理者抓住科技對企業賦能的每一次機會,最終達到理想狀態。

可持續發展的另一有效途徑是生態合作。當下,提到AI時,很多人會聯想到”+AI”和”AI+”。IBM認為,AI是賦能人類掌握未來可持續性發展的有效工具。AI其實已經在為企業帶來可喜的業務成果,使我們的供應鏈更加強大,保護關鍵的企業數據免受網絡攻擊的侵害,每天都在助力為眾多行業的數百萬客戶提供無縫體驗。然而,為生成式AI提供動力的基礎模型,將使這些成就看起來只是重大變革的前奏。不久前,IBM在年度 Think 大會上剛剛宣布推出 IBM watsonx是一個全新的 AI 和數據平台,能夠使企業利用可信數據和基礎模型來擴展和加速領先的 AI 的影響力。今天,開展人工智能的企業需要擁有一個端到端的平台,使他們能夠跨整個企業來訓練、調整和部署 AI 模型,包括基礎模型和機器學習功能,基於可信的數據快速構建AI —— 並且可以在本地或在任何雲環境下運行。IBM watsonx可以為企業提供對高質量、可信數據的自助訪問,使用戶能夠在單一平台上進行協作,在這個平台上可以構建和完善新的生成式 AI 基礎模型以及傳統的機器學習系統。

人類對新技術總有着無法磨滅的興趣與熱情。例如從研究鳥類身體結構,再到跨越近五百年對航空器的探索與實踐,如今人類能自由翱翔於天空,依靠的是許多人的智力與勞動成果。如今,我覺得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像是帶我們回到了1903年,一個讓人類”騰飛”的新技術爆發點。我認為,讓新技術賦能企業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巨大的”賽場”,不能僅靠幾個廠商的”單打獨鬥”,需要我們互相信任,共同努力、研究,才能把握住新的發展機遇,讓包括AI在內的新科技造福於企業。

多個企業進行項目合作,多方賦能創新,我們將彼此的好技術、好思維交給友商作為”基石”,以此實現友商的創新。IBM致力於塑造良好的生態,對客戶的”美酒”拿出誠意的”故事”,並願與合作夥伴共同創造,一起分享,持續為企業建設可持續發展之路供能。

Tags: 可持續發展

其他資訊

信息技術

領跑100|聯想×吉利,共築汽車智算新引擎

2025年7月3日
信息技術

華為宣布開源盤古7B稠密和72B混合專家模型

2025年7月1日
信息技術

德勤與阿里雲聯合舉辦「GenAI 探索實驗室」活動

2025年6月28日
信息技術

國家信息中心與聯想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5年6月27日
信息技術

HDC 2025:開發者搭上“鴻蒙快車”,鴻蒙生態加速前行

2025年6月24日
信息技術

阿里雲於澳門舉辦科技賦能 共贏未來 AI工作坊 助力澳門構建本土AI生態圈

2025年6月17日
<簡體> <繁體>

共啟新程!太重集團與康明斯達成戰略合作

2025年7月3日

...

玫琳凱榮膺“年度影響力品牌”大獎,三十載深耕中國市場獲行業認可

2025年6月20日

...

卡博特成功舉辦2025亞太區技術日活動

2025年6月21日

...

百勝中國設立一億元“一線員工創新基金”

2025年6月21日

...

拜耳與清華大學持續深化科研合作,加速推進前沿科學與藥物創新轉化

2025年6月25日

...

西門子再次亮相鏈博會 全維度賦能中國企業出海

2025年7月18日

...

默克宣布投資約七千萬歐元擴建其在華試劑生產

2025年6月30日

...

丹納赫出席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賦能北方生物醫藥創新加速發展

2025年7月10日

...

菜鳥牽手瓶子星球集團,梅見、果立方用上了BC一體化酒水專倉

2025年6月20日

...

阿里巴巴發布首個胃癌影像篩查AI模型

2025年7月1日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於促進全球跨國公司、機構在華貿易、投資與業務發展;促進大中華區業務交流與合作;關注最新企業動態和行業趨勢;分享經營與管理經驗;傳播卓越理念,為各方在華取得商業成功,促進可持續發展、友好交流貢獻力量。

聯 系 我 們 | CONTACT US

商務合作聯繫: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體資訊聯繫: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資源聯繫:  hr#apac-business.com

* (替換# 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滬公網安備 310114020101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