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業網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業 信息技術

為中外企業出海入華,打造最可信賴的創新雲平台

by Thomas Chang
2021年11月11日
A A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侯陽博士

 

在第四次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微軟舉辦了2021跨國企業數字化轉型峰會。

我很高興與來自近百家中外企業的負責人共聚一堂,探討我們對於中國市場發展前景的觀察與信心,分享微軟在國內各行業加速數字化變革中看到的創新機遇,並向大家介紹微軟如何打造服務全球的智能雲平台、以聯合創新支持中外企業出海入華,拓展更廣闊的市場機遇。

中國以創新活力引領全球復蘇,是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關鍵市場

中國是當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商品貿易國,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均穩居世界前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十四五”規劃、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確保了國家長期穩定的發展預期。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9.8%,實現全年6%以上的增長目標指日可待。

中國為各行各業提供了規模巨大的市場,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國、第二大消費市場、第二大醫療健康市場。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增長4.5%,網上零售增長10.9%,跨境電商進口商品總額增長16.5%。在各行業市場持續恢復增長的同時,遠程辦公、無現金支付、無接觸商業(電商、送餐、快遞)等新場景、新業態在國內迅速發展和普及,成為全球市場創新參考和學習的範本。

中國是孕育新技術,催生新業態的沃土,這裡有全球規模最大的4200萬工程師群體,有全球增長最快的開發者社區,還有同時具備技術能力、市場洞察與“最後一公里”落地應用能力的本土合作夥伴生態系統。植根中國的本土生態系統,已經成為微軟全球合作夥伴網絡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去年,中國提出了“3060”雙碳目標。要在確保經濟社會穩步發展的前提下,實現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承諾,這既是對發展理念、管理體制、技術能力的更高要求,也為很多行業和企業開啟了加速轉型升級的新機遇。在本屆進博會上,微軟與通標公司(SGS)攜手,推出了在微軟智能雲上打造的全球首個符合國際國內雙重標準的S-Carbon碳管理智能雲平台,致力於幫助更多的國內外企業,構建全球認可的碳管理體系,真正增強企業面向國際市場的綠色競爭力。

推動數字經濟與產業融合發展,為全球企業開啟中國機遇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各地、各行業都在不約而同地加速數字化轉型,而中國在應對疫情、恢複發展中的出色表現,已經成為全球創新轉型的標杆。面對數字技術的加速創新,中國已經明確提出要大力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通過與本土合作夥伴生態系統的深入合作,微軟為中國市場打造了一系列“行業優先解決方案”,首批針對製造業、零售業轉型、圍繞智慧物聯網、供應鏈、能耗管理、市場營銷等場景構建的解決方案已經亮相本屆進博會的微軟展台。在進博會上,微軟攜索尼半導體推出“合作夥伴支持計劃”,鼓勵中國合作夥伴開發基於索尼AI攝像頭方案的商業應用。此外,微軟還宣布與歐萊雅深化數字化轉型合作,助力歐萊雅完善數據平台與創新能力建設、激活企業智能,加速美妝科技轉型。

在應對疫情中發揮關鍵作用的醫療健康產業,將是中國加速數字化轉型的一大亮點。在中國獨有的新型舉國體制下,整個醫療健康產業在極短的時間內全面動員、迅速行動、相互配合、積極創新,以全國合力,有效控制了疫情的爆發和擴散。中國對於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創新如此強有力的堅定支持,是全球其它市場不具備的最大優勢。自2019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出台以來,中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全面提速,醫療改革持續深化,擁有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正在加速從傳統的“醫療”服務向“健康”服務轉型升級。醫療健康服務由“量”向“質”不斷升級的過程也帶動了整個市場的快速成長,自2015年以來,中國醫療設備市場的年增長一直保持在20%,而數字醫療是最受關注的增長點。

作為技術企業,微軟認為人工智能、醫療物聯網、遠程協作與混合現實等技術在醫療健康產業有着廣闊的應用前景。近年來,我們圍繞這些技術領域,先後與輝瑞、飛利浦、諾和諾德等國際知名企業,在中國市場取得了成功的實踐。在本屆進博會上,微軟與強生宣布將全面探索雲端智能、混合現實、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技術與大健康產業的結合應用。

倍增服務能力,發力聯合創新,助中外企業將中國創新推向全球

為了幫助更多中外企業把握中國的創新機遇,微軟持續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技術投入。自2014年以來,微軟智能雲在中國的服務能力已經擴容12倍,最新的數據中心區域將在明年3月投入使用,屆時微軟智能雲在中國市場的服務能力將再次翻番。得益於全球一致的微軟技術架構,在微軟智能雲上開發和運行的業務系統及服務,可以快速、高效、安全地遷移和部署到全球各地,既能幫助來華跨國企業快速部署IT系統和業務應用,也可助力中國製造與中國創新順暢地進入全球市場。

除了為全球客戶與合作夥伴提供微軟智能雲的技術和服務,微軟在中國市場的更重要的角色,是匯聚各方合力,推進聯合創新。目前在中國市場,微軟主要通過三種方式,開展聯合創新:

首先,是充分發揮微軟自身的全部合力,包括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STCA)享譽世界的頂尖科研資源,推動前沿科技成果的產業對接與商業轉化,以科研創新服務數字經濟。其次,是不斷增強、充分調動微軟合作夥伴生態系統服務中國市場 “最後一公里”的創新能力,推進微軟技術與各行業應用場景的結合落地。而聯合創新最關鍵的一環,是通過微軟加速器、創新匯、人工智能與物聯網實驗室、黑客鬆開發聚會等形式,將客戶的場景、痛點、需求,合作夥伴的資源、能力、經驗,以及開發者的創意和活力匯聚一堂,通過群策群力的共研、共建推進靈活高效的共同創新。

本屆進博會期間,由上海市閔行區政府發起、使用微軟雲技術的微軟“虹橋數字貿易產業創新賦能中心”正式揭牌,將以聯合創新,加速數字技術、服務與貿易的融合,助力海內外貿易企業開展出海入華業務,並為入駐的創新創業企業和團隊提供賦能支持。

不斷發展變革中的中國市場,既是引領創新的活力之源,又是舉世矚目的巨大市場。植根中國近30年,微軟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我們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技術與資源,為中國與全球市場的溝通合作牽線搭橋,為中國與全球企業的合作共贏打造最可信賴的創新平台。

Tags: 企業活動

其他資訊

信息技術

美的集團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拓AI領域創新生態

2025年9月21日
信息技術

華為發布全球最強算力超節點和集群

2025年9月19日
信息技術

聯想與中創智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5年9月18日
信息技術

BOSCH與阿里巴巴深化戰略合作 以AI賦能數字化創新

2025年9月3日
信息技術

阿里兩大戰略投入見效 雲加速增長26% 閃購推動淘寶MAC升25%

2025年8月30日
信息技術

阿里巴巴開源數字人視頻生成模型

2025年8月28日
<簡體> <繁體>

嘉吉與微元深化阿洛酮糖合作,簽署戰略協議

2025年8月30日

...

科技點亮夢想:青少年信息素養大賽選手走進高通聯合創新中心

2025年8月26日

...

嘉吉再生農業研究項目圓滿收官,中國首個再生農業研究院落地河北大名!

2025年8月27日

...

卡博特上海工廠利舊改造項目正式投入運營

2025年8月28日

...

中聯重科重磅發布具身智能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產業落地再提速

2025年9月17日

...

林慧虹女士被任命為恒生銀行總裁

2025年9月13日

...

美的集團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拓AI領域創新生態

2025年9月21日

...

卡泰馳完成戰略入股汽車之家,加速構建汽車產業新生態

2025年8月28日

...

巴斯夫向衛藍新能源交付首批用於半固態電池的創新正極材料

2025年9月2日

...

松下電器中國共創加速計劃 第一輪合作夥伴選定!

2025年9月2日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於促進全球跨國公司、機構在華貿易、投資與業務發展;促進大中華區業務交流與合作;關注最新企業動態和行業趨勢;分享經營與管理經驗;傳播卓越理念,為各方在華取得商業成功,促進可持續發展、友好交流貢獻力量。

聯 系 我 們 | CONTACT US

商務合作聯繫: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體資訊聯繫: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資源聯繫:  hr#apac-business.com

* (替換# 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滬公網安備 310114020101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