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倒春寒”波及全國多個城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其中,核酸採樣中存在採樣點醫務人員分配不合理、部分居民漏檢,無法保障“應檢盡檢”等難題,加大了防疫的壓力。
為此,海納雲即時響應,火速集結多個團隊力量,僅用兩天,率先上線“核酸採集大數據平台”,為政府科學制定疫情防控政策,實施精準防控提供大數據決策支撐。
火速集結,2天上線核酸採集大數據平台
針對核酸採樣中出現的難題,海納雲火速集結數字城市治理軟件中心、大數據研發中心等多個團隊力量,基於星海數字平台,依託大數據、AI算法等核心技術,經過深入溝通用戶需求、方案設計、程序開發等流程,僅用兩天,高效研發出“核酸採集大數據平台”。
據海納雲智慧城市總經理王瑋介紹,該平台通過對採樣點的位置、採集人數等信息的實時錄入,政府可通過“一張屏”,及時直觀了解轄區所有核酸採集點的分布情況、各採集點歷史核酸採集人數、分時間段人數統計、單日採集人數、歷次採集人員變化曲線以及重點監測人員檢測情況等信息,以大數據助力精準戰疫。
科技戰疫,讓核酸採樣檢測更有“數”
值得一提的是,海納雲“核酸採集大數據平台”通過科學嚴謹的算法邏輯,實現大屏直觀顯示精準數據,並支持數據導出;同時,通過大數據分布式運算,可實現百萬條數據秒級分析;且設置多重數據安全防護,有效保障用戶數據隱私安全。
在海納雲“核酸採集大數據平台”的助力下,政府有關部門可根據數據分析更加合理地配置採樣人員;通過算法分析,可研判出採樣點對應區域的群眾類型及數量,有利於定位重點防控人群;同時,對於平台統計出的多次未參與採樣的人群,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可及時聯繫,確保應檢盡檢,讓核酸採樣檢測更有“數”。
逆行援建方艙、研發“核酸採集大數據平台”、升級正負壓核酸採樣室……疫情發生以來,海納雲發揮自己專業特長,用數字科技點亮防疫抗疫的暖光,迎接春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