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中國區業績實現強勁的“開門紅”。8月14日,聯想集團發布2025/26財年第一季度(2025年4月-6月)財報,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聯想中國區實現營業額和利潤的雙雙大幅增長,非PC業務收入過半,取得歷史性突破。
數據顯示,聯想中國區在集團第一財季的營業額和利潤分別實現36%和43%的同比增長,非PC業務收入超過54%。其中,IDG(智能設備)業務中PC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保持高位並繼續突破,創同期歷史新高;ISG(智能基礎設施)業務營收同比增長72%,其中服務器同比大幅增長81%;SSG(解決方案與服務)業務營收和利潤雙雙實現超20%的同比增長。
劉軍表示:“中國區一直是聯想集團的先行軍和試驗田。取得今天的成績,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堅定不移地落實了集團混合式AI戰略,堅定地推進落實個人智能和企業智能。”
在個人智能方面,聯想在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上持續投入,加速其從設備智能到個人智能的飛躍,帶動了IDG業務的整體加速。今年5月,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正式發布並於6月上線聯想個人雲,推動天禧成為跨平台、跨設備的新一代人機交互系統。首個財季,天禧的平均周活率達40%以上。
得益於天禧的“加持”,聯想AI PC、AI手機和AI平板等AI終端表現亮眼。聯想AI PC上個財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突破100萬台之後,首個財季繼續加速增長,截至目前的銷量幾乎接近上個財年全年銷量,在筆記本電腦總銷量中的佔比超過1/3,為聯想中國帶來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的雙增長。同時,聯想的AI手機、AI平板也正實現規模突破。
在企業智能方面,聯想中國區在AI基礎設施和AI解決方案與服務兩大領域推動創新,取得了系列突破。
首先是在AI基礎設施領域,聯想萬全異構智算平台升級到3.0,新增了AI推理加速算法集、AI編譯優化器、專家並行通信算法、AI訓推慢節點故障預測與自愈系統等創新技術,覆蓋了模型預訓練、後訓練和推理AI全流程需求。“萬全平台可以看成是智算中心的操作系統,可以統一納管不同算力,兼容多種技術架構。”劉軍表示,豐富的技術創新使聯想能夠基於同樣的硬件平台,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計算性能,比如推理性能提升5-10倍、推理延時降低3倍以上等。
針對液冷的需求,聯想發布了單相浸沒“飛魚”仿生散熱和雙循環相變浸沒系統兩大液冷創新技術,後者系統PUE值可低至1.035,全球領先。此外,重磅推出的聯想萬全AI一體機,單機部署滿血版DeepSeek大模型極限吞吐量突破12000 tokens/秒,業內領先。
其次是在AI解決方案與服務領域,2024年登頂中國IT服務市場之後,聯想中國區正重點聚焦企業超級智能體,創新AI解決方案與服務。對內,聯想5月份發布了業內首個企業超級智能體——聯想樂享,通過調度研發、供應鏈、營銷、銷售、服務、運營等領域智能體,提升聯想的運行效率和服務客戶的效能。劉軍透露,聯想的企業運營正在逐步向樂享遷移,今年的目標是30%的四級業務流程都要被智能體取代。
對外,聯想則推出企業超級智能體解決方案,為伊利、陽光電源等企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服務。面向政府客戶的城市超級智能體正加速智慧城市建設進入4.0階段,目前已落地福建武夷山、湖北宜昌、上海虹口、內蒙古呼和浩特,並且商機不斷湧現。
劉軍表示,面向政企客戶,xCloud智能雲、ESG、臻算服務和全周期AI服務等方案和服務也在不斷拓展行業;面向中小企業客戶,正以百應智能體為抓手,在IT運維、AI辦公、AI營銷等場景助力實現開源、降本和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