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業網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業 信息技術

微軟的綠色基因,構建低碳、高效的可持續發展

by Thomas Chang
2022年9月20日
A A

2020年9月,中國正式提出可持續發展目標: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3060”雙碳目標的提出是人類歷史上一項前所未有的工程:中國是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尚未完成就要同步開始“雙碳”的大國,這對於中國和世界來說都是百年一遇的挑戰。

當前,中國正值“雙碳”轉型大規模化發展之時,數字化轉型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2017年到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從27.2萬億增至45.5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當低碳經濟與數字經濟相遇,就意味着數字技術將在綠色轉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微軟作為數字經濟和數字技術先鋒,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可持續發展領域不斷加大投入。運用雲計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微軟在不斷探索用創新方法解決全球可持續發展挑戰。落戶中國30年以來,微軟也積极參与及推動中國可持續發展事業,共同創建美好家園。

微軟自身的綠色基因

作為全球化的數字生產力平台,微軟一直致力於強化自身的綠色基因,將低碳綠色理念與數字技術結合起來,推動全球經濟的綠色數字化轉型。微軟於2020年就宣布了雄心勃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2030年,將實現負碳排放;2050年,將清除自公司創立以來(所有的碳排放總和)排入大氣中的碳,其中包括直接排放或因用電產生的碳排放。

作為數字經濟重要基礎設施,雲計算能夠通過規模效益顯著降低整體計算能耗與碳排放。而作為全球最大的公有雲之一,微軟智能雲服務覆蓋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解決全球可持續發展挑戰,提供了一個全球規模的創新平台。同時,微軟智能雲也不斷探索脫碳技術,構建更加綠色的數據中心。

今年3月,由世紀互聯運營的微軟智能雲在華新增數據中心區域宣布正式啟用。全新的Azure智能雲綠色數據中心在選址、建設及運營的全流程遵循“能源流”、“數據流”和“業務流”的“三流合一”原則,其中“能源流”排在首位。新建的微軟智能雲綠色數據中心從四大“底層邏輯”進行脫碳——IT運營效率、IT設備效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效率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將數據中心的綠色理念發揮到極致。

微軟自身智慧園區的建設也植入了大量綠色基因。無論是通過實施最先進的智能雲技術,還是持續推動實現並超越公司提出的減排目標,微軟的智慧園區都在不斷努力建立一個更加可持續的未來。微軟北京園區是微軟中國和微軟亞太研發中心的總部,這座由南北兩棟樓組成、建築面積14.8萬平方米的園區,於2021年通過海淀區公共建築節能綠色化改造項目綜合驗收,實現了27.9%的節能率,相比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放的碳排放額累計節約25,027噸。

突破性綠色技術,加快實現減碳減排

微軟智能雲在不斷提升運算能力的同時,也在不斷加大突破性技術投入。微軟在宣布“305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同時,還提出了一項倡議,通過自身技術幫助全球各地的供應商和客戶減少他們的碳足跡,同時撥款 10 億美元設立氣候創新基金,幫助加快全球碳減排、碳捕獲和碳消除技術的發展。

微軟在2021年發布了微軟可持續發展雲(Microsoft Cloud for Sustainability),為處在可持續發展歷程任一階段的企業或機構提供全面、集成、自動化的可持續發展管理。微軟可持續發展云為企業和組織提供統一數據智能,監控和測量碳排放,幫助企業和組織選用和構建更高效、可持續的IT基礎結構,跟蹤並最大限度地減少運營系統和流程的環境足跡,建立從材料採購到產品分銷等可持續價值鏈。

微軟還致力於開發更多的突破性綠色技術和產品,幫助相關行業減少碳排放、消除碳足跡。微軟開發的新型溫度管理系統,2024 年將實現數據中心冷卻水用量減少 95%,即每年減少近 57 億升;在生產環境中投入雙相浸沒液冷系統,液體冷卻不僅可以減少乃至消除數據中心冷卻用水,還可使某些芯片組性能提升 20%;在建設數據中心時,採用 “建築隱含碳計算器(EC3)”識別建築材料,將混凝土和鋼材中所含的碳排放減少 30%-60%;作為“2030 年零廢棄物”承諾的一部分,微軟與合作夥伴開發出了以海洋中回收的塑料瓶為原料的新型環保樹脂材料,第一款採用該材料製造的微軟海洋環保鼠標,目前已經在中國上市銷售。

攜手合作夥伴,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價值最大化

微軟的可持續發展願景,是成為應對環境挑戰的技術解決方案的領先平台。從全球到中國,微軟始終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踐行碳負排放、水資源正效益、零廢棄和生態系統保護的綜合目標。微軟攜手各方合作夥伴,積極推動各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用數字技術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價值最大化。

在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方面,微軟與合作夥伴共同為行業帶來創新的可持續發展方案。在智慧建築領域,微軟與江森自控合作為樓宇物業、數據中心、醫院、機場等實現了精益化數字運營,打造可持續發展建築;在智能製造領域,微軟與台達電子合作為新老工廠進行綠色智能改造;在水資源管理領域,微軟與藝康(Ecolab)攜手幫助各行各業提升水資源管理數字化;在碳管理領域,微軟與遠景能源、SGS通標和Wood等合作,為各行各業提供碳管理平台與方案。

微軟也與新興ESG研究機構和初創企業一起,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創新思路與技術。企業ESG及內部碳價制定領域的ESG研究機構GC Insights、新能源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公司伏瓦科技、一站式SaaS碳中和數字化解決方案商上海碳抵、碳管理和認證服務商KnowCarbon等,都通過微軟生態的扶持和資源共享,獲得了廣泛的行業關注。

將技術與公益結合,為保護物種和生態多樣提供助力,也是微軟可持續發展的重點關注領域。藉助微軟智能雲,中國環境管理和恢復領域的領先企業蒙草為內蒙古開發的減貧環保解決方案成功恢復了 530 公頃的乾旱牧場,恢復了“水、土、氣、微生物”協調發展的生態系統。中國領先的物種和生態系統保護組織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也基於微軟智能雲升級了數據處理系統,讓更多公眾通過紅外相機、公民科學和公眾監督等形式參與到生物多樣性保護中。

落戶中國三十年,微軟積極倡導和參與可持續發展技術合作,支持以負責任的態度和行之有效的技術措施,為中國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貢獻力量。展望未來,微軟將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加入到中國可持續發展事業中,用數字技術構建可持續的、更加美好的家園。

Tags: 可持續發展

其他資訊

信息技術

領跑100|聯想×吉利,共築汽車智算新引擎

2025年7月3日
信息技術

華為宣布開源盤古7B稠密和72B混合專家模型

2025年7月1日
信息技術

德勤與阿里雲聯合舉辦「GenAI 探索實驗室」活動

2025年6月28日
信息技術

國家信息中心與聯想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5年6月27日
信息技術

HDC 2025:開發者搭上“鴻蒙快車”,鴻蒙生態加速前行

2025年6月24日
信息技術

阿里雲於澳門舉辦科技賦能 共贏未來 AI工作坊 助力澳門構建本土AI生態圈

2025年6月17日
<簡體> <繁體>

漢威士健康拓展業務版圖,服務覆蓋至中國台灣地區

2025年7月8日

...

拜耳與清華大學持續深化科研合作,加速推進前沿科學與藥物創新轉化

2025年6月25日

...

領跑100|聯想×吉利,共築汽車智算新引擎

2025年7月3日

...

萊迪思遷址上海新辦公室,以支持在華業務持續增長‌

2025年7月16日

...

立邦中國區首席執行官鍾中林:投資廣州,就是投資未來

2025年6月28日

...

立邦中國入選“福布斯中國可持續發展工業企業”榜單

2025年7月3日

...

Manitowoc萬利多高新技術研發中心掛牌

2025年7月5日

...

丹納赫出席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賦能北方生物醫藥創新加速發展

2025年7月10日

...

丹納赫助力中國藥科大學概念驗證訓練營成功啟航,共探科研轉化新路徑

2025年6月28日

...

瑞金醫院聯合華為開源RuiPath病理模型,加速行業智能化落地

2025年7月1日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於促進全球跨國公司、機構在華貿易、投資與業務發展;促進大中華區業務交流與合作;關注最新企業動態和行業趨勢;分享經營與管理經驗;傳播卓越理念,為各方在華取得商業成功,促進可持續發展、友好交流貢獻力量。

聯 系 我 們 | CONTACT US

商務合作聯繫: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體資訊聯繫: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資源聯繫:  hr#apac-business.com

* (替換# 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滬公網安備 31011402010150號